从两江新区了解到,由世界知名飞机制造商瑞士皮拉图斯飞机公司组装生产的飞机年内将飞上蓝天,这标志着我市航空产业将迈上新台阶。自两江新区成立以来,大量世界500强企业和大型跨国集团涌入两江新区,两江新区正成为跨国企业、港澳台资、内资布局中国的新战略,成为世界500强和跨国企业的投资新热点。
航空产业、笔电产业、轨道、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的发展表明,两江新区不但成为跨国企业的投资高地,更与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资本不足、产能不足的情况完全不同,新区利用资本的博弈,正推动新区产业转型升级。
以两江新区为代表的中国内陆开放,正以全球视野探索内陆地区发展的新路子。印度的班加罗尔,以信息业推进内陆地区的发展,巴西的巴西利亚,以搬迁首都推动内陆地区发展,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中国中西部,面对全球油价上涨、高速铁路等发展因素,重新找到了自身的发展优势,围绕降低内陆地区物流成本、打通国际贸易通道,正初步探索出一条内陆开放路径。
作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两江新区自成立以来毫无疑问的把这个头衔所承担的责任完美的进行了诠释。重庆市外经贸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已经有20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重庆投资,而两江新区成立两年来,新增500强企业总数几乎翻了一倍,超过110家,到两江新区投资的大型跨国集团则有200多家。两江新区强大的吸金作用,正让跨国企业、港澳台资、内资进军西部,掀起一轮产业西进的投资浪潮,让西部地区开放的进程大幅提升。世界知名飞机制造商两江打造全球生产线
重庆造飞机年内将在两江新区上天
重庆造飞机有哪些机型?何时能上天?记者从两江新区了解到,世界知名飞机制造商——瑞士皮拉图斯飞机公司在两江新区组装生产的飞机有望年内上天。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关人士表示,不久还将有飞机生产企业和零部件项目在两江新区航空产业园落户。
三年内将打造完整生产线
此次落户两江新区的皮拉图斯飞机有PC-6、PC-12两种机型,均为固定翼飞机。其中PC-6是一种成熟的多用途通用飞机,被称为“涡轮搬运工”,其独特的短距离起降能力,以及在全天候、全地形条件下的可靠性,在通用航空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PC-12是世界上杰出的单引擎公务机,它客舱空间大、可单人驾驶、航程长、速度快、消耗少,可用于商务旅行,货物运输,航线飞行等。
瑞士皮拉图斯是全球领先的单引擎涡轮螺旋桨飞机制造企业。此次落户两江新区的PC-6生产线将全部由瑞士迁至重庆两江新区,这意味着两江新区将成为PC-6全球唯一的生产基地。PC-12生产线也将面向亚太地区。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瑞士皮拉图斯公司将在三年的时间内从组装线开始,逐渐打造完整生产线。未来,两江新区将成为皮拉图斯系列飞机满足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市场需求的生产基地之一。
两年内重庆直投将年产50架直升机
两年内,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直投公司)位于两江新区的生产基地还将出产50架直升飞机。
近日,重庆直投位于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区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根据重庆直投拟定的产业发展规划,今年底组装制造的直升机也将升空,从今年起到2014年,将拥有3至4个系列的小型或轻型直升机产品,年产能达到50架;同时将启动固定翼通用飞机项目,形成年产涡桨类固定翼通用飞机20架的生产能力。
此外,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重庆直投将拥有超轻型、轻型、中型直升机及固定翼飞机5至7个系列的产品,形成年产各类飞机250架左右的生产能力。届时,该公司将初步建成覆盖西南的通用航空运营网络。在2018年至2020年,则将追加投资到47亿元,形成完整的直升机(通用飞机)系列产品,形成年产各类飞机500架左右。
韩泰轮胎两江新区生产基地本月初试产
飞机11月上天,世界500强韩泰轮胎位于两江新区的生产基地也将于本月初试产,产品在不久后就会下线。韩泰轮胎作为全球第七大轮胎生产制造商,韩泰轮胎总裁、首席战略官兼首席财务官赵显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韩泰轮胎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工厂预计2015年完工,到2013年,韩泰轮胎重庆工厂将年产250万条轮胎,2014年将达到630万条。
首期生产卡客车轮胎
重庆工厂是目前韩泰在全球的第六个工厂,其他五个工厂分别位于韩国锦山、大田,中国浙江嘉兴、江苏淮安,以及匈牙利。
韩泰轮胎重庆工厂是2011开工的,选址在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区内,项目总投资9.5亿美元,占地规模800亩,主要从事载重汽车、轿车用子午轮胎生产。赵显范说,之所以落户重庆,就是看好重庆良好的汽车工业基础以及对西部地区的辐射能力。
“重庆工厂首期投产的轮胎主要是供应卡客车,未来扩大投资后,重庆工厂还将生产轿车用轮胎,并且首选为重庆工厂周围的车企配套。”赵显范介绍说,韩泰是长安福特的轮胎供应商,这些轮胎目前由嘉兴和江苏淮安工厂生产,“从地理条件看,重庆工厂未来将主要负责中国中西部地区的轮胎供应,而沿海的嘉兴工厂和江苏工厂则主要负责中国东部地区的供货和出口任务。”
从初次接触到正式“联姻” 只用了113天
据悉,韩泰轮胎从8月30日起与两江新区初次接触到最后正式签约,仅仅用了113天。近1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谈成,与双方表现出强烈合作意愿和谈判过程中的高效精神密不可分。据介绍,韩泰工厂既是两江新区成立5个月来正式签约的最大外方投资项目,也是重庆历史上注册资本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
韩泰轮胎总裁、中国本部董事长许琪烈说,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国西部地区在物流和销售方面都受到制约。促使韩泰轮胎不顾困难,决定在重庆投资的原因,是重庆市政府坚定不移的开放态度和两江新区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许琪烈说:“我们相信,今天在荒凉土地上预先种下的小树苗,终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为韩泰带来丰厚的回报。”
许琪烈的话也代表了不少韩国企业的心声。今年10月,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所长杨平燮来重庆参加中韩地方政府交流研讨会时曾透露,将重庆两江新区作为进军西部市场的桥头堡,已成为韩国企业的共识。除韩泰轮胎外,浦项制铁、三星、SK等韩国大型企业,都有意进军两江新区或扩大投资。
长安福特三工厂近日开工
两江新区成福特除密歇根外最大生产基地
对两江新区感兴趣的跨国企业和世界500强,还远远不止瑞士皮拉图斯和韩泰轮胎,近日,长安福特位于两江新区的三工厂正式开工,再一次的成功联姻,意味着两江新区将成为福特除了美国密歇根之外最大的生产基地。
据了解,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重庆基地扩能项目的投资近6亿美元,使其重庆基地乘用车年总产能提升35万辆,主要生产福特高端车型以及SUV、交叉车型等产品,预计2014年底将完成首辆新车下线。
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表示,福特的再次扩能证明了福特对重庆的信心、对中国市场的信心,福特将把未来全球重心放于中国,随着新厂投产,到2015年,仅重庆地区产能将达到100万辆规模。长安福特马自达三工厂项目2012年4月5日签约,经过4个多月的艰辛筹备,顺利按计划实现动工。该项目总投资人民币48亿元,年产整车35万辆,将在2014年10月建成,届时福特在重庆投资的三个整车厂产能合计将增加到100万辆,长安福特在北部新区已形成了3个整车厂、80万台发动机、100万台变速箱和1个研发中心,最终达到年产值1200-1500亿元、税收150亿元的产业基地,占据了汽车价值链高端,标志着两江新区已成为福特公司在美国密歇根外的最大生产基地。
重庆三工厂开工距2月24日长福马重庆第二工厂投产仅半年时间,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瑞麟表示:“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投资建设重庆整车厂扩产项目证明了我们对重庆的信心、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扩大重庆生产基地的产能将让我们能继续服务于中国消费者,为他们带来更多安全、高质量、具备燃油经济性和驾驶乐趣的新一代福特车型。”
世界500强霍尼韦尔全球高级副总裁麦凯帝近日考察两江新区
首个在两江新区投资的500强 看好两江市场前景
近日,全球知名500强企业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麦凯帝、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伟立一行考察了两江新区,就继续在两江新区推进已合作项目、寻求新的合作领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据悉霍尼韦尔摩擦材料全球最大制造基地在两江新区已经投产,年产刹车片2100万片,主要供应高端车型。
作为两江新区成立后第一家落户、第一家投产的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公司一直与两江新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高层多次互访。此次麦凯帝一行首先参观了两江新区规划展览馆,随后考察了位于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的霍尼韦尔(重庆)摩擦材料有限公司。麦凯帝表示,看好两江新区区位优势、产业集群优势和市场前景。
霍尼韦尔是全球领先的多元化、高科技先进制造企业,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性材料。霍尼韦尔(重庆)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是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双方于2010年9月正式签约,2010年11月动工建设,2012年5月23日正式建成投产。该公司占地约7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刹车片。一期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年生产量将达2100万刹车片,二期将增产到4200万片。
霍尼韦尔(重庆)摩擦材料有限公司将在两江新区打造霍尼韦尔摩擦材料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配备现代化的先进生产设施和独立的研发中心,着重开发生产高性能陶瓷刹车片新技术,生产的大部分产品将用来满足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