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分享IT物流盛宴重庆本土企业还需练级

2011年05月23日 13:36 管理员 点击:[]

在昨日结束的第十四届渝洽会上,多家物流巨头对重庆的IT物流商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本地物流企业还在“价格战”的泥潭中拼得你死我活。一些先知先觉者,开始积极学习。但现代物流业,并不是一辆车一张桌子一本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兵临城下,如何突围?本期下午茶邀请企业、政府和专家,一解这个难题。

现状

缺巨头 无力分蛋糕

重庆商报:本次渝洽会上,IT巨头的展台占了三成场地,未来,重庆作为世界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基地,IT物流商机到底有多大?

白俊明:2015年年产1亿台笔记本电脑,我们可以这样算一笔账,一台笔记本通过航空运到欧洲或美洲,运费约30元。一年下来,笔记本电脑整机物流蛋糕就有30亿元。这还没算配套和重庆对四川、贵州、云南等周边省市的辐射作用,这个市场不可估量。

李天泉:在IT物流中,按照美国市场的计算,假如一台笔记本电脑卖1000美元,其中品牌商得300美元,专利费用50美元,代工厂家得50美元,剩下的600美元,将落在物流和分销渠道,市场规模巨大。具体来说,到2015年,重庆生产1亿台笔记本电脑,年出口量将有100万个标准集装箱,而现在重庆每年总出口才50万个标准集装箱。虽然市场大,但这个“蛋糕”并不容易吃。

重庆商报:面对未来如此巨大的物流商机,重庆物流企业能否抓住机会?

李天泉:重庆缺乏本土物流企业巨头。重庆的本土物流企业,大大小小有5万家,平均每家3辆车,在意识和操作上,他们更多算是运输队。这些企业规模小,无法满足惠普这样的巨头的物流需求。从运营效率上说,国际物流巨头是重庆物流企业的两三倍;在合作的默契程度上,国外的物流公司和惠普、富士康、英业达等公司合作了几十年,难以撼动。

张建林:惠普刚到重庆的时候,我市的10多家物流企业和惠普方面进行了座谈。当时惠普开的运价不算高,我想,如果能做成这一单,未来就不愁业务了,所以价格不是问题。然后对方提出,要缴几百万元的保证金(为防止物流公司卷货逃跑),我咬咬牙,也不成问题。但是,惠普方面提出希望能用我们的仓储基地和配送中心。我一下就傻眼了,我们只是几个民营物流公司,哪来这么大规模的土地建仓库?就因为卡在了这个环节上,我们就与惠普的业务失之交臂。

那次事件后我立马召开会议,勒紧裤腰带也要做仓储配送,否则,眼看着国际物流巨头一家家进入重庆,面对“巨人”,我们只能算群“虾米”。

剖析

最缺现代物流人才

重庆商报:外资物流巨头在IT物流领域中,最值得国内物流企业学习的地方有哪些?

李天泉:外资物流巨头有两大特点,一是成熟而精密的体系;第二点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拥有一批熟悉现代物流的人才。

所谓现代物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让企业的库存最小,周转最快,生产配对最及时,运输成本性价比最高。这就像一部严密的机器,每个环节需要精确到分钟甚至到秒。这一切都是由人操作的,所以,关键还是人才。重庆要搞现代物流,必须得花大价钱引进人才。

白俊明:像惠普这样的笔记本品牌商,需要提出更多的方案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比如有时电脑厂商一周只发几万台笔记本电脑,但在消费旺季,每周的出货量就上百万台,这些公司对货物到达时间要求精确到小时,不引进人才不可能做到。

张建林:为接惠普的订单,我们没少花工夫。民营物流公司规模小,我们就抱团组建一个联合公司。为了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理念,我还专程跑到江苏昆山电脑制造基地向当地物流公司请教,学习人家的管理经验。若想和大企业合作,就必须不断学习。

重庆商报:和国外物流巨头相比,本地物流企业有无优势呢?

张建林:我们最大优势就是灵活,并且能“吃苦”。所谓的“吃苦”是指利润薄一些没关系,只要能保证我们的成本,稍加一些利润,我们都愿意接。而灵活则指无论运货量多少,只要有单,我们都保证将货运到。所以,我们可做大物流企业的补充,当他们有运不完的货,或者到某地的物流线路不齐全时,我们可以帮助其运送和开拓。

李天泉:在我看来,本土物流企业也并非没有机会接到IT巨头的订单,本地企业最熟悉当地情况,比如人脉关系、车辆调度等,这些就是本土企业的优势。

突围

提高行业门槛 联手巨头接单

重庆商报:面对跟外资物流巨头的差异,重庆本土物流企业应该怎么做?

白俊明:IT这块市场蛋糕很大,不是任何一家或几家国际公司能做完的。重庆的本土企业,可先试着和外国巨头合作,双方取长补短。

重庆企业若想为IT等高科技企业服务,需要建立自己的联运网络,不能在公路运输“一棵树上吊死”;其次,运输的物品不能单一,运输的货物品种越多,风险就越低。

张建林:外企的进入真的让我们“开了眼”,他们的先进管理、海陆空联运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这等于给平静的重庆物流行业放进了几条“鲶鱼”,在“鲶鱼效应”的作用下,重庆物流行业才会更快发展。

另外,本土企业还需要练级,不断提升企业能力。我很希望能和国际大物流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借巨人的肩膀,合作建立物流基地,这样双方都能吃到大单。在合资的同时,我们也能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加快本土物流企业的现代化。

重庆商报:发展现代物流业,事关重庆IT行业的建设进程,需要政府什么样的支持?

张建林:我们希望政府能给物流行业制定一些规范,提高物流行业的准入门槛。市场上有很多小物流商,他们有辆车就开个物流企业。这些物流企业靠的就是低价,进行恶性竞争,重庆本土物流企业就在这样的竞争中内耗严重。

通过给物流企业建立资质认定或进行诚信评级等措施,就能避免这样的内耗。同时,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和大型国际物流公司、惠普等电脑品牌商交流的平台,以便三方合作。

李天泉:我有两个建议,一是扶持本土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实在做不大的就合并重组。让本土物流企业的规模上去后,再组织几家大型的物流企业和国外巨头合资成立物流公司,以时间换空间,在合作中学习;第二个建议是做好物流转运。目前,国家对重庆的交通支持很大,高速路、铁路、水路和航空,都在重庆形成了节点,但从这些节点转运到其他区域去,就需要有很好的转运条件,这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本地物流企业参与。

场外观点

市经信委物流办公室主任周树林:

政府将牵头建交流平台

政府将牵头成立一家公司,引入国有企业资本,配上国际物流巨头的管理,这家公司将成为我市本土物流企业和惠普、宏碁等笔记本电脑生产巨头的交流平台。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出一批本地的大型物流公司。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曾国平:

与外企合作助推本土物流突围

提高重庆本土物流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与外资物流巨头合作。具体来说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我们投资成立一家公司,经营团队和管理体系由对方打造。第二种方式是股份合作,双方共同成立一家公司。第三种方式是手段上的合作,比如说去对方考察学习,派员到对方公司体验等。

通过学习,提高本土物流企业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解决了经验不足和理念欠缺的问题后,再解决规模问题。行业协会这时可以发挥作用,比如协调几家物流企业合并重组。最后,还需要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在税收上面给予减免优惠。最关键的是,对于现代物流运营人才,要出台政策给予吸引。

上一条:工信部召开工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座谈会 下一条:重庆物流管理人才缺口超三成 本地员工更受青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