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9月18日电 18日,重庆交运集团总经理张国华做客人民网《畅想长江经济带系列访谈》时称,集团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江两翼三洋”物流大通道战略,积极参与和服务重庆建设三个方向的物流通道。
一是成功打通了西北翼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联合四国五方控股组建了渝新欧(重庆)物流公司,实现了渝新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一举改变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历史格局;二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通过长江内支线“五定”快班轮和提高船舶标准化程度等多项举措,实现干支直达、江海直达,畅通了向东的通道;三是联合广西运输企业共同建设“重庆——东盟”国际运输大通道,服务这一通道的起点——南彭东盟国际物流园已经动工建设,重庆西南翼的国际物流通道打通指日可待。这三条物流通道的建设和运营,对于长江经济带形成全新、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加强了“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位一体的物流站场体系建设,先后投资20亿元建成了以纳溪沟为代表的港口码头、以渝西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中心和以渝南物流、顺康物流为代表的配送中心,在主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交通节点启动建设集交易、仓储、转运、配送、信息管理、资金结算等功能为一体的公路货运物流枢纽,渝新欧公铁联运物流港、南彭东盟公路物流基地、鱼复现代物流园、白市驿涉农物流四个物流基地顺利落地。目前,集团正积极谋划在万州、湖北宜昌等地布局建设物流站场码头,迈出了完善长江沿线枢纽港站布局的重要一步。
然后,提前布局“三圈一带”物流网络,抢占了助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先机。集团在2011年制定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就创造性的提出要进行“三圈一带”物流网络布局,即重庆本地物流圈、周边区域物流圈、全国物流圈和长江流域物流带。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四川、重庆至湖北、上海的长江沿线航运网络、重庆通达全国20多个主要省市的陆上干线运输网络;重庆至华东、华南地区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和重庆经上海、香港至全球的航空物流服务网络。在全国主要城市布局了物流业务经营网点150余个,初步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三圈一带”物流网络战略构想,可以说已经抢占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先机。
最后,充分利用运输资源集成优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新型运输方式,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效率,降低运输经济成本和生态成本。集团汇集了陆运、航运和货运代理的资源优势,创新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构建集团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延伸服务产业链,努力为客户提供站到站、港到站、站到门等全程物流服务,有效提高了物流服务能力。同时集团还积极进行长江水陆甩挂运输和公路甩挂运输试点,并顺利通过交通部专家组验收,目前正与湖北、四川的企业组建甩挂运输联盟,积极推广应用这些新型运输方式,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