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6月11日电 (一)电商主体多元化。几年来,已成功孵化、培育160余家电商个体,60余家传统生产型企业“触电”经营,300余家经营商户已把电商作为最有效的商贸批发工具,371位“淘宝客”活跃于“武陵山网商联盟”。“武陵物流云”网络批发交易系统全面投入使用,“武陵生活馆”O2O农村电子商务体验店连锁工程全面展开,实体店达到191家,6600名电商“村长”的培训计划全面实施。武陵山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心正式启动,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链初具雏形,300余款特色商品上线经营,远销国外,“海淘”业务链正在加速发展,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正在形成。
(二)网商队伍层次化。自2013年起,秀山县制定了打造武陵山区独具特色电商产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并予以推动实施,同时制定了武陵山区电商人才培养战略。一是专家团队。由县委、政府引进专业电商导师团队,制定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商发展战略,建立武陵山农村电子商务经营模型及发展路线图,全面启动人才培训计划。二是精英团队。由导师团队亲自授课,一对一进行“传、帮、带”教学,两年间已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电商精英60余名,涵盖推广、营销、设计、客服、仓储、配送等相关专业。组建职业网商团队,构建“云智网商城”,进行示范拉动和孵化辅导。三是创业团队。由云智精英团队组建“教师团”,深入武陵山区乡镇、农村实行保姆式电商辅导,培养了谙熟电商业务的“淘宝客”371名,形成了武陵山区电子商务的“种子团队”,构建了“武陵山网商联盟”。 计划到2017年,孵化、培育电商创业人员15000名,淘宝级店铺达1000余家,实现电商集市年交易额过亿元。四是服务团队。由电商导师团队挂帅,特训6600名电商“村长”,培养农村电商020专业人才,管理经营“农村电商体验连锁店”。
(三)网商产品特色化。秀山县是武陵山区传统的工业、农业大县和新兴商贸物流中心。依托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社会人文,直接影响和辐射武陵山地区近800万人口。据初步统计,有“武陵山特产”之称的农产品数量达7800余种,可用于网络销售的产品760余种,为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提供了广阔的开发空间。就2014年电商大数据分析,武陵山土鸡、金银花、中药材、茶叶、豆干、牛肉、山珍菌类、特色水果等产品在网上均有不俗的销售业绩,在网络世界已形成良好的品牌印象。同时,武陵山区更有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受世人青睐,“苗家刺绣”、“苗银”工艺、“西兰卡普”织锦等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竹制工艺品、民族特色小吃琳琅万千,备受民众喜爱。丰富的民族元素,成就了民族风时尚宝库,“乐峰网”、“唯品会”等时尚平台上均有上千种商品出售,众多时尚品牌皆嵌入以上民族元素,在时尚界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最炫民族风。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时尚需求,在中央工艺美院、四川美术学院、中国服装协会、中国包装设计委员会、中国微电影协会等机构的帮助下,我县已开发上线销售品牌工艺品300余款,三年内将建成集“研、产、销”为一体的民族工艺品特色产业链,实现1000款特色工艺品上网销售。
(四)配套服务一体化。近年来,秀山县以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为依托,以“武陵生活馆”为先锋,全县总动员,推进电商产业发展。由中国电信重庆分公司全面托管“武陵物流云”电商平台中央服务器,网络出口带宽达1G;3.5万平方米电商办公区,为入驻电商企业免费提供办公环境,组织“吃、住、行、摄、模、递”等多元社会服务机构为电商产业搭建电商服务平台,满足电商所需;10万平方米仓储配送中心,具备低温、常温等仓储条件,实行立体货架、机械化作业、智能化管理、系统化运营。在“武陵物流云”系统的支撑下,实行统一入库、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的集约化仓管模式,有效的节约了电商人力、物力,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准。
(五)物流配送专业化。我县拥有渝怀铁路唯一的集装箱装卸点,包茂高速、杭瑞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国道319、326横贯东西,构筑了一条发达的交通网。我县是安能物流等国内物流公司在武陵山地区首选的RDC(分发中心)所在地,以“三通一达”、“顺丰”为代表的22家品牌快递企业入驻物流园区快递产业园,60家社会物流企业在园区调度中心的统筹下开通了多条武陵物流货运专线,为电商企业提供了强劲的物流保障,同时也构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配送体系。在“武陵生活馆”乡村网点的支持下,解决了电商产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