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最后一公里”快递柜成行业新风口

2017年10月26日 22:06 席悦 点击:[]

       2016年智能快递柜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5亿元,随着业务量的增长预计2017年将会突破百亿元大关。在此之前智能快递柜企业曾因盈利等问题备受质疑,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最后一公里”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智能快递柜企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曾因盈利难题而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智能快递柜业,如今卷土重来。近年来快递柜数量增长非常快,从2014年调查的1.5万个到2015年6万个、再到2016年10万个到2017年17万个。其中中邮速递易拥有7.7万个,可以说占据了快递柜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丰巢网点在4万个左右,加上中集e栈的1.4万个布点,共计5.4万个左右。


       速途研究院近日经过结合互联网公开的市场数据以及相关用户调查取样得出,2016年我国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5亿元,随着业务量的增长预计2017年将会突破百亿元大关。目前快递柜市场还处于非饱和状态,市场还不足以形成垄断的局面,这对于许多新入局的中小智能快递柜企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今年物流快递末端市场将会形成一个整合的态势,明年快递柜行业或将出现一个明显的板块分布。由此不难看出,此前还因经营不善而导致被收购的快递柜企业正在逐渐的完善,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力途径。

快递柜开启行业整合模式

        在O2O风头最好的时候,速递易以抢占社区最后一公里入口的名义,吃尽了市场和资本的“风口”红利。自2013年11月,速递易的母公司三泰控股发布配股公告,计划募集资金7.5亿元,加码快递柜业务开始,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其股价就从4元/股一路狂飙到40元/股,其市值曾一度突破400亿元大关。到2015年底,速递易业务虽然已经扩张至79个城市,全年新增网点3.4万个,然而,在当时智能快递柜的商业模式不健全,其商业价值也尚未激活。一连串的亏损数据随之曝光:2015年亏损3792.8万元;2016年亏损12.69亿元,同比下降3244.99%;2017年一季度,亏损近3000万元。


       针对速递易的亏损,行业内开启了整合模式。今年7月,中邮资本联手驿宝网络(阿里巴巴关联企业菜鸟网络的全资子公司)、亚东北辰(复星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以转让及增资的形式一并收购成都我来啦网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又称速递易)64%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获得速递易的控股权,中邮资本、驿宝网络、亚东北辰将分别持有速递易50%、10%、6%的股权,原股东三泰控股保留34%股权。随着中国邮政和菜鸟入股速递易,中邮速递易在末端交付物流大数据交互具备更大的优势。巨头加入给“新速递易”带来行业不可比拟的大数据交互资源,菜鸟网络将弥补“速递易”上游快递业务和电商平台的空白。


       另外,继京东宣布全面接入丰巢快递柜后,京东自提柜也全面向社会开放,并表示,今后无论是在任何一家电商平台购物,还是日常的个人物品快递,不管是哪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进行配送,只要用户有自提需求,都可以免费使用附近的京东自提柜服务,保存时长从市场普遍的2天提升至3天。


       9月13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中集投资有限公司拟将其所持有的深圳中集电商物流科技有限公司78.236%股权全部出售给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丰巢全资吞下e栈,这也说明快递柜行业目前虽在亏损,但并购、入股、注资在这个行业却很活跃。 此前有专家指出,快递柜市场未来将不是单体企业的竞争,而是企业生态群的竞争,收购整合还将加速。


       国内快递市场正在从价格竞争逐渐进入品质竞争和体验竞争,快递柜这个过去被忽视的末端被重视起来。而快递柜也正在逐步成为物流末端的重要数据节点,所以快递企业纷纷极力占据数据入口,并掌握动态真实消费数据。


智能快递柜助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想要大力发展快递柜,不仅需要行业整合,在技术上也需要不断创新。此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对居民、旅游、零售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相应措施。其中,在批发零售服务部分,强调要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仓促配送一体化等物流服务新模式,推广使用智能包裹柜、智能快件箱。


       近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宣布向物流行业开放人脸识别技术,消费者在合作自提柜上可实现“刷脸取件”,5秒内即可完成。而针对安全问题,蚂蚁金服生物识别技术负责人陈继东表示“刷脸取快递” 用的是金融级的人脸识别技术。一般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允许千分之一的误识,而金融级技术的误识率至少是十万分之一,甚至是百万分之一。


       在近日召开的 2017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表示,当前,我国快递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快递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部分快递网点经营困难,快递末端用车难、用地难、用工难、进门难,便利店搭载快递服务缺乏规范,快递安全形势严峻。如何面对面地把邮件、快递递送到客户手里,是衡量快递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破解快递末端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差异化、个性化的递送服务,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主攻方向。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军山认为,传统末端的时代将逐步褪去,新的末端时代正在到来。末段建设将是颠覆性的创新,而绝不是既有模式的简繁复制。末端是整个数据和物流闸口的关键入口,全行业要按照“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的思路,将末端打造成为最强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而不是最大矛盾的焦点。而智能快递柜的出现将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力手段。


智能快递柜尚有难题待破解

       智能快递柜为解决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既能方便投递和取货,也缓解了居民小区物业管区代收和存放快递的压力,前景较为广阔,行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如何盈利,如何保证快递的安全性,以及数量不足等问题,依旧是智能快递柜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一个智能快递柜的成本在1.8万元到6万元。此外,还要包括进入小区和写字楼的租赁费用、占地成本、后期维修改造的费用和电费网费,以及物流沟通等范畴的成本,而其使用寿命仅有2到3年,成本过高。但相关企业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盈利模式。曾有企业探索过一些盈利模式,如一是向快递员收取派件收费,大箱0.6元/件,中箱0.5元/件,小箱0.4元/件;二是用户寄件收费;三是向用户收取超期使用费;四是广告业务收入;五是增值服务收入的模式。但这些收益相对于智能快递柜的成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并且不少消费者对于每件快递收费一元的收费标准还是略有微词。所以如何盈利依旧是困扰智能快递柜企业发展的难点之一。


       另外,在智能快递柜的投递中,消费者有时会遇到收不到开箱码,或快递件被他人取走,或快递破损却无从申诉等问题。2016年国家邮政局在其发布的《智能快件箱投递服务管理规定(暂行)》中就曾明确提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在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前,应当征得收件人明示同意”。但在实际收件中,很少有快递员会在投放前联系消费者,如何维持消费者的权益和快递员的工作效率的平衡,也成为智能快递柜企业今后探索的问题。


下一条:中国服装企业生死局:打不起的硬仗,输不起的供应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