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从7月1日起贵州物流业成本增高运价或将上涨20%

2011年06月20日 20:01 管理员 点击:[]

         7月1日起,全国将实行《公路安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规定,货车挂板的长度限制在16.5米。超限车辆不允许上路。这是国内首部针对公路保护的行政法规,也被物流业的从业者们称为“大限”。

“条例的实行将导致我省物流企业格局的变化,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将面临洗牌。”贵阳市物流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愈江认为,条例的实施,很可能还会直接将贵州省公路运输价格推高20%左右。

现状:

很多上路车辆都是经过改装

从事江阴到贵阳专线运输的司机唐闵说,他购进不到一年的大货车长约21.5米,挂靠于无锡某物流公司。“我们公司里一半以上车辆长度都超过了20米,有的甚至达到25米左右,如果严格按照条例办事,我们公司近一半的车辆都将被迫‘停运’。”

“贵州有多少这样的大货车无从查证。”张愈江说,由于贵州不能办理挂板的牌照,所以很多车的挂板都是办理外省车辆牌照。而车头则大多是贵州本地牌照。所以无法统计具体车辆的数量。

“现在只有超载才能赚钱,拉得越多就越赚钱。”一位长年从事贵阳到上海运输的个体经营户表示,现在,贵阳至上海的运价是每吨420元左右,他的车长约22米,每趟能拉货35吨左右。通常每次罚款在500至1500元之间,“比起每趟3500多的过路过桥费和3000元左右的油费,罚款还算是划得来的。”

张愈江表示,条例如果一旦严格执行起来,外省车辆不敢进入贵州,那么我省许多商品将会出现短缺现象。同时,生产资料输出也将“停摆”。

未来:运价将上涨20%

据了解,贵州目前比较通用的是长度在9.6米左右的货车。这类货车为了超载运输,一般都经过加高、加厚、加长、甚至改装车辆的车轴。目前,贵阳市正规注册的物流公司有700多家,基本以小型企业为主。由于条例的实施,个体经营户要么换符合要求的车辆,要么冒险继续运营。

贵阳市一家主要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负责人表示,他的公司里,近6成的车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装或长度超标。条例实施后,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造或更换集装箱,但改造也只能改宽度,不能改的就只有订购新的集装箱,每一个的成本在10万元左右。

这位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一台长17.5米的平板车型,自重22吨,现在连车带货只要不超过55吨就能上路。但条例实施以后,连车带货不能超过49吨。每趟运输就少了6吨,占货物运输量约18%。同时,由于新规规定车子高度不能超4米,比现在的又少了0.5米,就相当于货物又要少装约15%。车子装载量减少了,过路费、罚款确实也会减少10%左右,但总体计算下来,运价还是涨了约20%。

针对继续冒险运输的司机,张愈江说,一年内如果违规超3次,将被吊销营运证,货车司机也将被停止营业性运输资格。

应对:只能降低运营成本

近年来,贵州省公路运输利润不断下滑的原因除了过路、过桥等费用和油价的不断攀升外,还有同行间的相互恶性压价。

据介绍,目前,贵阳市物流企业的营业税已经超过5%。换句话说,在成本一样的前提下,大型物流企业的成本要比个体物流企业至少高出5%。

张愈江说,这些靠超载获利、相互压价进行恶性竞争的物流企业,很可能在新规的实施后,被“淘汰”。

目前,贵阳市物流协会正在向贵阳市商务局提出申请,希望得到“缓冲期”,将物流业的营业税降至3%左右,以降低运营成本。

上一条:兰州:快递公司不送货要客户上门取 下一条:武科大26名大二学生被企业提前预定

关闭